the forgotten ( part 3 ) - #nanowrimo week 3.5.3
一度對那孩子十分放心的緣由,有部分是那孩子在那夜結成契約之後,又恢復了每天來教堂報到的習慣。比往常有朝氣地呼喚自己「神父先生」的聲音前所未有地令他感到愉悅,於是哪怕平時並不屑與其他人類幼童有什麼肢體接觸,卻還是會在禮拜結束後,在無人的角落稍微輕摸那孩子的頭。 給與自己結契的對象一點甜頭,還不算太愧對於惡魔這層身分。 只是名喚見明的孩子似乎擅自把他當作了唯一可以仰賴的對象。小至晚上該不該偷偷起來觀星的雜事都會在禮拜後只有兩人的教堂空間裡,坐在最前排的長椅上跟他訴說。 「想要的話就做吧。」惡魔的直覺反應就是讓人隨心所欲,況且這也並不是什麼太值得煩惱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那孩子總是在下什麼決定都得猶豫再三。 雖說那個時候在許願的時候,也確實是考慮了許久。 但所幸那孩子還算是聽他的話,只要自己那麼說了,多半在隔天的獨處時間就能聽到關於觀星的話題,僅有偶爾才是「不小心睡著了」這種會讓人有些啼笑皆非的彙報。 漸漸地,輕撫那顆因為尚十分矮小所以垂手便能觸及的小腦袋,也已經變成了反射動作。也並沒有所謂好或不好,最少細軟髮絲流過指縫的時候手感還算舒服,那孩子朝著自己露出無防備笑容的模樣,也還堪看。 倒是那孩子曾有度糾結這樣的舉動是不是與許下的願望重疊。「神父大人很餓嗎」、「需要取走我的靈魂了嗎」,這樣問著。 確實是讓人有些定義困難,畢竟那個願望本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甚至在他看來一點也沒有特殊性的事情。對於其他人類,他們感覺到願望正在達成時會有兩種樣態。一種是不顧後果的狂喜;另者則是開始躲避自己,擔心哪天這以靈魂作為代價的美好便會以自己的生命被奪去告終。他總是對之訕笑,也樂得看他們戒慎恐懼的模樣,但是那孩子說起這話的時候,話裡有著並不屬於這其中兩者的情緒,那雙琥珀色的眼底沒有恐懼或是防備,只是一種隨時赴死的坦然,總是讓他不自覺地想皺起眉頭。 你很希望我把你的靈魂取走嗎?這麼一點溫柔就滿足了嗎?這些問題是他再不解也不能問出口的,況且他也並不想在一個人類的稚童面前,承認自己有時並無法掌握其心緒。 「我沒有真的說你是好孩子。」 「……所以現在的這句,算數嗎?」 當然不算數,他不禁扶額,想著繼續與那孩子在這種無聊的文字定義上糾纏也很是愚蠢,於是很了斷地堵住了孩子再想分辨清楚的話頭,說:「...